女性性功能障礙的第三類——性交疼痛與陰道痙攣,在國際上合稱為 GPPPD(Genito-Pelvic Pain/Penetration Disorder)。此類障礙不僅包含「插入困難」「性交疼痛」,還包括「骨盆肌肉過度收縮與恐懼反應」。若症狀持續六個月以上,才可確診。
主要表現有四種:①陰道口無法插入或劇烈疼痛;②陰道或骨盆深處疼痛;③對性行為極度恐懼、焦慮;④骨盆底肌群不自主緊縮。若合併陰道痙攣,則依嚴重程度分四級:由輕微可安撫的肌肉抽搐,到最重度「一觸即夾」,完全無法進入。
除明顯病理因素(如陰道乾澀、萎縮、外傷、子宮肌瘤、腺肌症、外陰部白斑等),研究指出心理層面是核心成因之一。2004 年研究顯示:對「性」持越負面態度者,疼痛感越強。2005 年哈佛研究追蹤 250 位女性,發現童年若缺乏愛與照顧,其性交疼痛機率高出 2.6 倍;曾遭身體虐待者高出 4.1 倍;遭性虐待者更高達 6.5 倍。也就是說,許多「身體的痛」其實源於「心的創傷」。
臨床上,這些女性往往自我價值感低落、認為「自己不值得被愛」,內心長期處於焦慮與自責。研究亦指出,伴侶關係越緊張,疼痛越嚴重。治療上若僅處理外陰或荷爾蒙,往往無效;心理治療與情感重建同樣重要。
在生理治療方面,除了針對明確病因(如感染、乾澀)給予局部雌激素或潤滑劑外,國外亦有研究嘗試以 自體血小板血漿(PRP)注射 改善症狀。原理為抽取少量自體血液、濃縮後注射於陰蒂或陰道壁,利用血小板釋放的生長因子修復組織、提升潤滑與敏感度。部分小型研究報告疼痛緩解並具統計意義,但樣本數少、尚無長期隨訪。需注意,PRP 用於此領域在台灣屬「仿單外使用」,醫師須充分告知病人風險與無藥害救濟保障。
性交疼痛常難治的關鍵,在於身心雙因交錯。治療策略應結合三層面:
1. 生理面:排除感染與病灶、修復萎縮組織、補充雌激素或潤滑;
2. 心理面:心理諮商、創傷治療、放鬆訓練(如骨盆底物理治療與感覺集中法 Sensate Focus),重建身體安全感;
3. 關係面:伴侶間重新學習非插入式親密,增進信任與溝通,降低「怕痛就有罪」的壓力。
最終目標不僅是消除疼痛,而是讓女性重新擁有「身體的自主與信任」。正如節目最後強調的:
「沒有人能傷害你,除非你先否定自己。」
當女性學會愛自己、接納自己、不再以痛苦作為被愛的代價,性行為才會回歸愉悅與尊嚴的原點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