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服務項目
服務項目 | 性自主:女性幸福的第一步
一氧化氮(NO)曾被視為空氣污染物,直到三位美國科學家——Furchgott、Murad、Ignarro——揭開其在人體內的關鍵角色:它能使血管平滑肌放鬆、血流增加。三人因此在 1998 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,也間接促成了男性性功能藥「威而鋼」(Viagra)的誕生。
原本輝瑞藥廠開發此藥是為了治療高血壓與心絞痛,藉由血管擴張降低血壓、改善缺氧。但臨床試驗中男性受試者出現「意外副作用」——生殖器充血與勃起持久。研究人員驚訝地發現,這個「副作用」反而成了主效應。於是 1998 年 3 月 27 日,美國 FDA 迅速核准威而鋼上市,開啟了性醫學的新時代。它的主要機制是抑制 PDE5 酶,讓一氧化氮訊號維持更久,使血管平滑肌持續放鬆、陰莖充血。
上市初期輝瑞面臨巨大倫理爭議,甚至派代表拜訪梵諦岡了解教廷立場,但隨著社會觀念開放,威而鋼逐漸被接受,成為「男性小藍藥丸」的代名詞,也象徵性健康不再是禁忌話題。
那女性能不能用威而鋼?研究人員認為,既然它能增加男性血流,也許能促進女性陰蒂充血,改善性反應。早期試驗確實發現女性外陰血流增加,但並未顯著提升性慾或滿意度。原因在於:女性性反應主要由「大腦」掌控,而非單靠局部血流。
2003 年有研究針對 202 位停經婦女使用威而鋼,結果顯示部分人性慾改善、潤滑增加、副作用輕微(如頭痛、臉潮紅),但整體效果仍有限。FDA 最終沒有批准其作為女性用藥。後續雖有個別實驗報告顯示「對抗憂鬱藥導致的性慾下降」可能有效,但數據仍不足。
科學界因此轉向「腦部機制」:2015 年,美國批准首款「女性粉紅小藥丸」 Addyi(氟班色林),作用於血清素受體以提升性慾。它必須每日口服、避免與酒精併用,副作用包括頭暈、低血壓。2019 年第二代 Vyleesi(布美蘭肽) 問世,改為注射劑型,於性行為前 45 分鐘施打,透過增加多巴胺與正腎上腺素、抑制血清素來提升腦部興奮,但效果仍有限,使用率不高。
女性性慾的複雜性在於——心理、情緒、關係與環境共同決定是否能「被撩起」。調查顯示,女性性冷感最常見的原因並非生理問題,而是「不想與眼前的人發生關係」,或「愛不一定要有性」。女性比男性更重視情感連結、安全感與浪漫氛圍。
臨床上,許多女性同時罹患憂鬱或焦慮,使用提升血清素的抗憂鬱藥(SSRI)會進一步抑制性慾,甚至導致泌乳激素上升,使性慾更低。這也解釋了為何女性性功能障礙比男性更難治療。
總結來說,威而鋼的機制對女性僅能改善局部血流,對「性慾」幫助不大。女性的性興奮是大腦、荷爾蒙與情感三者的交響曲,要恢復性慾需同時考慮心理狀態、伴侶互動與荷爾蒙平衡。真正的解方,不在藥丸,而在身心整合的性健康教育與伴侶溝通。
威而鋼改變了男性的性世界,而女性的「性自主革命」仍在進行。未來的挑戰,是如何讓女性既能擁有自主權,也能自在享受性愉悅。


